徐州市教委教研室左兆军
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
——陶行知
一、科学教学与创造教育不可分割
陶行知20世纪30年代就说过:“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发明工具,制造工具,运用生活工具。”(《全卷》卷四,116第页)“教育有无创造力,也只须看它能否发明人生新工具或新人生工具。”“人力要征服自然势力,必须发明、创造,运用身体以外的工具”。(《陶行知文集》第174页)“教育要交给人创造,或引导人创造,启发人创造,而且在创造上学创造。”“有行动而发生思想,有思想产生新价值”。那么什么叫“创造教育”,为什么我们国家现在要大张旗鼓地提创造教育呢?一是时代的要求,中国要改革开放,中国要搞现代化,中国要走向世界。二是教育本身就包含着创造,教育和创造是同时产生的,或者说教育和创造是不能分开的。只是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人为地把教育与创造隔离开来。打个比方:在人类没有产生之前地球上有两群猴儿,猴子以采摘野果为生,当够不到高处的野果时,有一群猴子知道用石块砸高处的野果,就在这一刹那人类就产生了,教育就产生了,创造也就产生了。那么这一群猴子就是我们人类的祖先,另一群猴子就是动物园里的猴子的祖先。因此,教育和创造是不能分开的,所以说科学教学与创造教育不可分割。
创造是人类特有的属性,创造是同人类同时产生的,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造,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史。但是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走偏了方向,人为地把创造剥离开教育,因此现在重提创造教育,使创造和教育重新结合。
二、只有创造的教育才可能有创造的人才
人的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是在可能中预想不可能,在不可能中寻求可能。那种循规蹈矩的传统的以知识为核心的教学方式是不可能培养出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学生的。只有创造的教育才可能有创造的人才。
现仅举几例:
1、两只铁钉挂脸盆。
一位黑龙江的小朋友发现家里的脸盆没地方放,于是就设计了一个装置(如图)把家里的脸盆都挂到了墙上,(如图)此项发明获得全国青少年发明博览会金奖。
2、橡筋打格器。
一位小朋友发现办黑板报时,写大标题打格特别耗费时间,他就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装置,(如图)用许多个橡皮筋连接起来,无论大标题多少字都不需要打格了。只需数清橡皮筋数,然后轻轻一拉就成了。
3、大头菜挖芯实验。
江苏省淮安市板闸小学有一位小朋友,在跟家长到田里干活时发现一只大头菜的芽芯被虫子吃掉了,而此颗大头菜却长得特别大。他就想如果把所有的大头菜的芽芯都挖掉,大头菜的产量不就增加了吗。后来整个淮安市都采用了大头菜挖芯实验。复旦大学决定待这位小朋友高中毕业后免试免费进入复旦大学学习。
有以上这些作为的学生都可以说是创造型人才,但都不是以知识为核心的教学方式所能培养出的。每个人都有创造的禀赋,问题在于要善于发现它们,并且加以发展。
三、在科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创造教育
1、经历过程,
经历结论得出的过程;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经历成功的快感;经历失败的沮丧。爱因斯坦给科学下的定义是“探求意义的过程”。无数的事例都可以证明灵感有时来自于丰富的经历。例如:母子雨衣的发明就是一位母亲,发现下雨时骑车带孩子,孩子在雨衣里闷得厉害(困难的经历).后来这位母亲到动物园,看到袋鼠妈妈把孩子放在育儿袋里(与困难相联系的经历),马上产生灵感,发明了母子雨衣。
因此教学中不能只瞄准结论,只让学生记住公式、定义、概念。而应该尽可能地创设让学生经历过程情境。请看一例:
一位教师上《杠杆》,他没有讲原理,也没有讲公式,而是带领同学们到操场上的大树下,解决实际问题。老实说:同学们,谁能把老师抱起来,同学们选择了一个最大个头的同学也没有把老师抱起来。这时老师在树上吊了一根扁担,请了一位班级中最小的个,用一只手记轻而易举地把老师吊了起来。然后老师说:同学门这就教杠杆,谁能说说杠杆有什么秘密。讲到这里不必再往下说了,剩下的时间多是学生的了。学生的这一经历,刻骨铭心,终生难忘;这一经历,比背会什么样的定理定义都重要。
可是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却总是瞄准结论,总是剥夺孩子经历过程的权利。也请看一例:
一位教师上《蒸发吸热》这一课,教师给每一位同学准备一只温度计,一杯冷水。
教师说:“同学们拿起温度计,放进冷水里,看到了什么?”
学生说:“温度计刻度下降了。”
教师说:“请同学们推测,现在如果把温度计拿出水面会怎样?”
学生说:“温度计的刻度会上升。”
教师说:“那请同学们拿出来看看。”
当大家把温度计从冷水里拿出来后,一个个都傻眼了,温度计的刻度反而上升了。同学们的注意力高度地集中在温度计上,思维即将快速运转。这时候,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分析、思考、讨论。可是教师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温度计的刻度为什么下降吗?请同学们打开书,书上写得清清楚楚。”这位好心的教师,在最关键的时候,残酷地剥夺了孩子经历思考的权利。
2、学生自主的活动
要让学生有自信、要让学生感觉到我能够主宰事物的变化。而只有学生自主的活动才有学生的自信、才有学生创造力的自然流淌。
例如:美国教师教蚯蚓。
一上课,老师说这节课上“蚯蚓”,请同学们准备一张纸,上来取蚯蚓。同学们捏着纸片纷纷上讲台盛蚯蚓。许多蚯蚓从纸片上滑落下来,学生们推桌子挪椅子地弯腰抓蚯蚓,整个教室顿时乱作一团,老师却一言不发,站在讲台旁冷眼旁观。课后老师说,上了一节“蚯蚓”课后,假如连蚯蚓也抓不住,那么这节课还有什么意义。
同学们抓住了蚯蚓回到座位后,老师开始了第二个教学环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蚯蚓的外形有什么特征,看谁能把它的特点最后补充完整。经过片刻的观察,学生们踊跃举手。
生:老师,我刚才把蚯蚓放在嘴里尝了尝,有咸味。
师:对,我很佩服你。
生:“老师,我用线把蚯蚓扎好后吞进了喉咙过一会我把它拉出来,它还在蠕动,说明它生命力很强。
此时老师的神情变得庄重起来,激昂地说:“完全正确!同时我还要赞扬你在求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勇敢行为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同学,我远不如你!”
3、给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
只有自己思考才能遇到困难,甚至是恼怒,才能发现问题,才能产生创造的火花。如果失去独立,只一味重复练习,靠题海战术来达到熟练,这种熟练最多可以成为技巧,但不能创新,甚至妨碍创新。例如:
一位二年级的小朋友家里买了一群小鸡,没过多久都被小猫、小狗咬死了。他自己就认真地思考、仔细地琢磨,最后终于想出了让小猫小狗见到雏鸡就逃跑的奇妙方法。他左手拿着小鸡、中指和食指捏着一根针,右手抓住猫和狗反复扎几次,使猫和狗形成了条件反射,见到小鸡就没命地跑。这些创造性的才能,都不是死记死背的教法能够培养出来的。
4、给学生出大题目
教学中经常发现教师喜欢剥洋葱式的提问方法,一个一个小问题的提,学生一个一个的答。教师的提问答案都是唯一的,学生几乎没有一丁点思考的空间,有时只需答对与不对就行了。这样是不可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的,笔者认为必须给学生出大题目,才可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学会创造。例如:我们设计了一节研究性的学习《关于自行车》,只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面对自行车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请您提出问题后进行研究。”结果孩子们经过一个月的研究竟能写出三十六页稿纸的研究论文。可见给学生出大题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5、不过早地否定也不过早地肯定
过早地肯定就预示着:这是最好的答案,讨论可以结束。孩子不是从老师的语言中得到答案,而是从老师的语言中得到启发、得到思路。
过早地否定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使孩子不敢思考不敢发言。要给孩子犯错误的自由。犯错误是学生的权利。
过早地否定会折断孩子想象的翅膀。《人民日报》曾撰文批评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主持人鞠萍。鞠萍与孩子们一起玩唱儿歌的游戏。鞠萍唱:“大雁为什么飞成一条线?”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我知道,我知道,因为她们怕回家迷了路!”巧妙的想象,富有童趣的回答!然而孩子们特别敬爱的鞠萍姐姐却温柔地摇头:“回答得不好!回答得不妙!”
“小猫咪为什么总爱舔爪子?”“我知道,我知道,因为它没抓到老鼠害羞了!”
“气球为什么飞上天?”“我知道,我知道,因为它要捉小鸟!”
“为什么吃饭不能把书看?”“我知道,我知道,因为会把书儿一起吃掉!”
这些精彩的回答,奇特的想象,一次次都被鞠萍姐姐用同样温柔的话语否定了:“回答得不好!回答得不妙!”
多么可怕的否定!孩子纯洁的心田里想象与创造的萌芽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扼杀了!鞠萍是无意的,而且是出与善意的,问题的严重性也就在于此:大人们总是从善良的愿望出发,总是有意或无意地以成人的思维为标准来评价、引导孩子,教育、制约孩子。
有时最可笑的想法也可能是最有价值的想法。
例如;
日本人在挖藕时,有一个人突然蹦出了一个响屁,有人打趣的说:“你老兄这么能放,干嘛不冲着池子放它几个,把藕蹦出来。后来有一位有心人就发明了高压水枪采藕机。
6、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发现
我们的课堂教学通常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是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只能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来回答,绝对不能超出范围,更不可能有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权利。教师的发言与学生的发言次数形成了1︰1的格局,
什么是1︰1的教学格局呢?请看一组数据:
(专家统计了26节获奖课的师生发言次数统计)
• 师生发言的总次数比
• 1031︰969≈1。06︰1
• 其中有21课为
• 830︰675≈1。23︰1
• 有5个课为
• 201︰296≈0。67︰1
• 教师发言最多的课为
• 35︰19≈1。84︰1
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还有什么自由与发展可言。因此教学中必须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发现。
7、要相信孩子
陶行知先生的《小孩不小歌》:
人人都说小孩小,
其实小孩人小心不小。
谁要是说小孩小,
谁比小孩还要小。
例如:学生发现的太空笔。
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科学家们想研制一种在太空失重情况下使用的太空笔。可是研究了好长时间都没有奏效。最后科学家们向全国发出了征集启事,一周后收到了一位小学生寄来的包裹,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一行字“能否试试这个”。打开包裹一看,另一群科学家拍案叫绝。原来是一捆铅笔。
综上所述,自然教学与创造教育不可分割,只有创造的教育,方可能有创造的人才。只有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才可能培养出创造型的人才。
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科学家们想研制一种在太空失重情况下使用的太空笔。可是研究了好长时间都没有奏效。最后科学家们向全国发出了征集启事,一周后收到了一位小学生寄来的包裹,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一行字“能否试试这个”。打开包裹一看,另一群科学家拍案叫绝。原来是一捆铅笔。
综上所述,自然教学与创造教育不可分割,只有创造的教育,方可能有创造的人才。只有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才可能培养出创造型的人才。